兴安县探索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新模式 管好“一条龙"(图)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桂林新闻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核心提示:为消除和减少食物中毒隐患,有效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探索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新模式,桂林兴安县食药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六个一”管住“一条龙”规范化管理新模式。
图为兴安县食药监管局局长与“一条龙”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桂林生活网讯(通讯员李冬梅 陈君)近年来,伴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等原因,农村青壮年劳力越来越少,农村红白喜事慢慢演化为“宴席帮办”,即由集体聚餐承办者(俗称一条龙)带桌椅板凳、餐具等设备提供餐饮服务。这种“一条龙”餐饮形式,已成为当前兴安县红白喜事集体聚餐的主要形式之一,为消除和减少食物中毒隐患,有效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探索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新模式,桂林兴安县食药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六个一”管住“一条龙”规范化管理新模式。
11月18日上午,县食药监管局召集5家“一条龙”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及从业人,召开了兴安县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动员会,规范化管理启动暨设备赠送仪式,标志着兴安县对“一条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在7月初,该县食药监管局就对全县范围内的“一条龙”作了调查摸底工作,经各乡镇统计,全县十个乡镇共有“一条龙”76家,从业人员近500人,最大承办桌数3500余桌,最大就餐人数近3万人。为做好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一条龙)规范化管理,兴安县食药监管局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进行试点,首先在县城选择5家进行试点,对“一条龙”进行升级改造,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模式后,明年实施第二步,在全县推开。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局的大力支持,市局餐饮科多次亲临指导县食药监管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和对该局拟写的操作指南提出修改意见,该局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兴安县今、明两年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工作之一。
首先是精心选取试点单位,积极动员。在各乡镇调查的基础上,以县城及周县城周边为主,遴选了5家作为试点。为更好的让“一条龙”餐饮服务承办者了解开展此次工作的重要意义,兴安县食药监管局多次组织试点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讲明目的和意义,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
其次确立了“六个一”管理法。即一户一个档案,详细记录各条龙的基本信息,包括负责人,从业人员花名册,培训证、健康证等;一户配一台留样冰箱,包括留样盒;一户配一本餐饮操作指南,包括操作规范、菜单、食材采购单、重大活动禁用慎用食品类别(品种)名单、留样表;每人一次从业培训,包括负责人和厨师在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的专业知道培训和本局组织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培训;一年一次体检,所有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每人配一套工作服装,包括围兜、袖笼、帽子。
图为兴安县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启动暨设备赠送仪式现场
此外,还做好材料和物资的准备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结合“一条龙”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兴安县农村集体餐饮服务单位(一条龙)操作规范》、《兴安县农村“一条龙”承办宴席情况、菜谱登记表》、《兴安县农村“一条龙”食材采购单》和《留样登记表》,这些文件资料既符合了法律的要求,也符合“一条龙”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该局采购了5台冰柜、5套办公桌椅,订制了300套服装,制作了管理制度牌和招牌并实现上墙,要求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体检,并组织“一条龙”的负责人和厨师到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了5天的培训和考试。
11月18日的兴安县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一条龙)规范化管理正式启动后,该局将进一步跟踪,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明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深入推广,持续推进,切实探索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的新模式。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