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珍贵邮票蕴藏的是两个关于漓江的“谜”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桂林新闻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方寸之间 漓水留痕
美丽的风光和峥嵘的岁月化作墨香,在方寸之间留下了特殊的影像记忆。
一枚发行于1974年的珍贵邮票,蕴藏的是两个关于漓江的“谜”。
邮票中,驾驶摩托车的乡村邮递员奔驰在农村公路上,背景是山环水绕、奇峰兀立的田野。很多人以为,此情此景只是邮票设计大师的写意创作,而非实景,就连《中国集邮百科知识》一书对它也只有含糊的介绍:“图案以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为背景”。
但在这张邮票面世多年后,桂林的集邮者欣喜地发现,这里的背景图案不是别处,正是流经阳朔高田的漓江。这枚名为“人民邮递员”的邮票,是建国后漓江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中。
另一个“谜底”或许埋藏得更深,这枚邮票中的主人公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人,原型正是漓江边的一位老邮递员。在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这枚小小的邮票是漓江流动的广告,将桂林山水之美传递于大江南北。方寸之间,又似乎浓缩着一位普通邮递员风雨兼程的几十载,记录着一段漓江边的生命旅程。
此后,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多次出现在中国邮票中,这种情况,在我国对邮票选题遴选、审核都相当严格的环境下,是绝对不多见的。
而在邮票市场,桂林山水不仅深受邮票设计者喜爱,也是集邮爱好者的宠儿。就在小小邮票的方寸之间,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风光作为一种文化,随着邮途向五湖四海传播。
这枚名为“人民邮递员”的邮票,是1974年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的第一枚,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枚容纳了桂林山水元素的邮票。(图片由桂林市集邮协会提供)
1980年,丁功发在寄给爱人的信封上贴上了“人民邮递员”邮票,这封浪漫的信,他一直保存至今。(图片由丁功发提供)
这是1980年8月30日发行的《桂林山水》特种邮票,是第一套桂林山水的专题邮票,全套共8枚。(图片由桂林市集邮协会提供)
64岁的丁功发,静静地看着集邮册上的邮票“人民邮递员”,眼里都是自己40年前的影子。
出生于阳朔县金宝乡的丁功发在漓江边长大,1972年,大量的企业单位到农村招工,这位20岁的农村娃得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邮递员。在书信交流时代,邮递员或许是最受百姓欢迎的人,他们的每次出现,给人们带来的是亲人的消息和外界的变化,“那时如果能接到远方的一封信,人就像吃了顿大餐一样高兴。”丁功发说。
第二年,幸运的丁功发又开上了摩托车,穿梭于乡镇之间投递信件。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别说开摩托车,普通人摸都没摸过,当时全县只有四辆,一辆在县战备办公室,另外三辆都是邮递员使用,我骑的是‘燎原’牌。”
1974年春的一天,丁功发突然接到领导的指示:“今天不用送信,邮电部来了人,有任务交给你。”听说邮电部从北京来了人,年轻的丁功发心里很是忐忑。后来才知道,邮电部派人专程到阳朔拍摄一组邮递员和桂林山水的照片,反映当时我国农村信件投递“摩托化”的发展状况。
一行人出了县城向南,沿途寻找合适的背景,最终决定在漓江边的大榕树拍摄。丁功发回忆,当时就在大榕树的滚水坝上,他穿绿色制服,背着邮包,开着摩托车在坝上来回游走,摄影师在一旁捕捉相片。“摄影师喊我看着镜头微笑,可我刚开始很紧张,笑不出来。来回开了有半个小时,走了七八趟才完成。”
拍摄完这张照片后,大家返回县城。“就在回来的路上,摄影师又发现了一个绝美的景点。”在高田田家河(漓江一级支流)工农桥左侧,两座山峰矗立,江水宛如青龙环绕。不过这一次,摄影师只拍摄了这里的风光照,而没有让丁功发再驾驶摩托车出现在镜头里。
一天的拍摄完成,丁功发长出了一口气。日子久了,他也只把那天的经历当成一件小事,继续投入到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每天沿着漓江,风尘仆仆地投递信件。倒是同行的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也拍了几张丁功发的照片,在文化馆的橱窗里展出了几个月。
当年5月15日,原邮电部发行《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邮票一套三枚,其中有一枚就是“人民邮递员”。但包括丁功发在内的桂林邮政系统人士都还不知道,这枚邮票对漓江和桂林的意义。
直到1980年,桂林的集邮人士才考证发现,“人民邮递员”的背景正是流经阳朔高田的漓江一支流。仔细比较邮票,丁功发和同事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枚邮票原本打算以阳朔大榕树为背景,但后来采用了当时在高田拍摄的风景照,再与他的形象照结合,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了现在的图案,“邮票和照片也还有一点不同,当时我没戴帽子,后来也是经过了艺术加工。”
这枚邮票是第一枚登上新中国历史舞台的桂林山水邮票,也因为两个桂林元素的被发现,迅速成为了桂林集邮爱好者手中的香饽饽。但时至今日,还有相当多的人并不了解,邮票中的人物原型就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遗憾的是,记者在桂林和阳朔多方寻找,还是没能找到当年拍摄丁功发留下的照片,只能通过当年邮政系统人士的言语回忆,勾勒出史上首枚“漓江邮票”的产生过程。
邮票上英姿飒爽的邮递员,如今已退休在家,尽受天伦之乐。当妻女们发现丁功发的“秘密”时,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的老人就是当年的“邮票红人”,丁功发淡然一笑,抱起自己的小外孙,讲起了“人民邮递员”的故事。
生活在漓江边的每一个人,与漓江交织的故事各不相同。丁功发与漓江的缘分,幸运地被邮票所定格,成就了漓江一段难得的油墨记忆。
(讲述人:丁功发,原阳朔县邮政局退休职工)
首席记者沈青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