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翻译公司 桂林翻译公司 桂林翻译公司
123

漓江排污治理清单开列一年之后展露出不少新气(图)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桂林新闻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核心提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投资约4.67亿元的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如今已开始全面显露整治效果,长期为市民所诟病的排污重灾区,如王家碑片区、六狮洲及上关村片区、临江下里片区、下关村片区、瓦窑村等46个片区经过清淤疏浚、铺设管道、修建泵井等工程的综合治理,展露出不少新气象。

 

  漓江排污治理清单开列一年之后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 桂晨)着眼于桂林发展全局、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去年6月,新一轮漓江保护工程启动。为此,市委、市政府列出了一张关于漓江排污的沉甸甸的治理清单。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投资约4.67亿元的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如今已开始全面显露整治效果,长期为市民所诟病的排污重灾区,如王家碑片区、六狮洲及上关村片区、临江下里片区、下关村片区、瓦窑村等46个片区经过清淤疏浚、铺设管道、修建泵井等工程的综合治理,展露出不少新气象。


南溪河生态修复工程整治中采用的水体除臭设备。市漓管委供图

  走访:漓江排污综合治理进入“全面收效”期

  “因为污水直排,大家都知道这里水脏,很多年来,大人小孩都不会在附近流域游泳、玩水了,挨边都不愿。”7月7日上午,紧邻虞山桥南侧的六狮洲村村长周俭苟指着村里紧靠漓江的码头对记者说,以前这里好邋遢,现在平整之后,村民都喜欢在这里跳跳舞,如今村里想把河堤再修漂亮点。

  今年将近60岁的周俭苟说,以前村里家家户户的污水都是顺着敞开的沟渠排入漓江,1996年,村里自行开始铺设管道,但是雨水、污水仍然是通过三条主管直接流入漓江。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1400余常住人口的六狮洲村,近两年已容纳了近万的外来人口,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没有处理,直接排入漓江,造成的污染可以想见。

  据介绍,为解决六狮洲村污水直排漓江的问题,市里、城区都曾想过办法,准备着手改造,但由于六狮洲村的地势相对低洼,市政管网地势高等原因,改造迟迟没有切实推进。为了保持沿岸环境卫生,村里每年都要清理几次沿岸的卫生,而污水直排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六狮洲村的变化是当前漓江排污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漓江市区段、清风沟、小东江、灵剑溪、桃花江(乌金河)、南溪河、瓦窑河等七条河流流域排水口截污整治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各河段流域河水及周边环境发生了不少变化。

  7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灵剑溪流经的汇丰村。村里部分道路已经硬化一新,村民告诉记者,这下面也已经铺设好了排污管、排水管。而施工队伍目前已经铺设好施工便道,准备修建挡墙,不仅要对这一段进行河道清淤,还将在沿线铺设截污管道。

  据介绍,汇丰村常住人口1000多人,流动人口数量粗略估算不下一万,仅灵剑溪流经这一段的生活生产排污造成的污染就能让灵剑溪难以喘息。去年4月,记者走访沿线时,极易发现生产、生活污水大肆直排入溪的现象,那时的灵剑溪一段发白、一段发黑,水质腥臭。


 7月7日,六狮洲村改造一新的步道,步道下就是重新铺设的将直排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的管道。记者桂晨 摄

  随着排污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灵剑溪屏风片区的整治效果已经出来——— 沿岸铺设700米的污水管道,原来直排口的污水,将通过泵井汇集后接入市政管网。此外,社山桥附近海鲜市场旁的灵剑溪完成了河道清淤,并已经修建了500米左右河堤,铺设了生态草皮,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7月16日上午,居住在瓦窑市场附近的市民老吕高兴地对记者说,瓦窑河的水清了不少了。“以前这就是条浑浊的臭水沟。”老吕说,去年开始,不时看到有人清理沟里的垃圾。渐渐地,沟里的水清澈了,尽管水量小,河水已经不再泛出之前橙黄、朱红等色泽。

  记者从桂林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指挥部(下称指挥部)了解到,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中之重项目,以及桂林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工程将截污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污染源治理,实现漓江环境的标本兼治。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了55个截污工程项目、6个污染源整治项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推进,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48个项目(含18个泵井项目)。“现在正是全面见成果的时候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截污综合治理之后,瓦窑河的水已变清澈。记者桂晨 摄

  为4%的提升 这次下了大功夫

  据了解,目前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3.1%,排污治理工程完工之后,每天将截污至少2.07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也会提高到97%以上,就是为了这4%的提升,花了大力气,下了苦功夫。

  直排污水统一纳入市政管网

  7月13日上午,记者从芳香桥出发,沿着灵剑溪往祝圣寺方向走,能看到该段正在推进河道清淤工作。为便于车辆出入,铺设的施工便道填埋了约半幅宽的河道,也占用了部分村民的土地。当天,业主单位以及街道办、村委的工作人员正在协调村民用地的问题。

  芳香路2号片区截污工程、灵剑溪清淤工程的业主代表王志丹告诉记者,当前,该工程段位于芳香桥旁的泵井已经建设完毕,清淤之后,将铺设管径为300-500毫米的截污管,届时,灵剑溪两岸的污水将收集排到芳香路的市政管网。

  据介绍,截至6月30日,漓江排污综合治理各项目已经完成约1.5万吨每天的污水截污量,占计划截污任务的94.4%。除了一些城中村的截污工程之外,还完成了驳接燕京漓泉啤酒厂的生产处理尾水的工作。而这之前,每天约有5600吨生产处理尾水排入南溪河。漓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7月底,除永久性泵站外,其他项目建设任务大致均可全部完成。


乌金河清淤之后的图片。市漓管委供图

  截污与支干流河道绿化美化同步推进

  今年5月底,六狮洲村的截污治理工程一完工,村民们最喜欢在这360多米的步道上散步,小孩们嬉闹,大人们聊天。7月13日,记者停留在此时,村民们都对眼前的变化赞不绝口。“新修的步道下就是污水管,大家还商量着怎么维护好步道旁的绿化带。”六狮洲村村长周俭苟介绍说。步道没有修建之前,房前与漓江之间可以用脏乱差形容,长满了竹子、杂草、杂树,垃圾、蚊虫多。如今新修的步道不仅将房前、江边的环境整肃一新,还铺设了宽约两米的步道,步道左右栽树种花,成为了村民以及附近居民散步休闲的一段好景致。

  站在漓江桥上向下关村看去,新植绿树、红花相互掩映,红砖步道沿江而设,齐整有序,与漓江沿岸风光相得益彰。

  据介绍,此次截污工程的一大亮点,就是将治污与景观提升改造相结合。如今,临江下里、下关村等片区都已完成绿化改造或慢行步道铺设等建设。以往杂草丛生、树木凌乱的境况定格成了资料图片。

  污染源将逐一“切除”

  7月13日,在汇丰村三、四组采访时,记者途经一家小型养猪场,能看到猪栏有一条沟渠,直接通向灵剑溪。经过猪场,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灵剑溪的污染主要是养殖和生活污水的直排。”穿山街道办汇丰村委的李连发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河岸两百米范围内不能有养殖,因此,目前村里的养猪场等都要取缔清理。前几天,李连发刚走访统计完,村里共有8户养猪场,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共有两百多头猪,存在有几年时间了。他们紧接着要推进的就是养猪场的搬迁工作。

  而其他一些城区,也已经着手完成了一些养殖场、无证洗衣房、网箱养鱼等污染源的整治工作。

  据了解,叠彩区已经完成了7个养猪场1200头猪的搬迁,秀峰区则完成了13个养猪场1.5万头猪的搬迁。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一年出栏三批的规模,每年就有4.8万头猪的出栏量。经计算,养猪场搬迁之后,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减排量每年达到1750吨,氨氮每年减排87.5吨。

  此外,目前还拆除了一家无证洗衣房和面积为3.4万平方米的养鱼网箱。

  据介绍,漓江排污治理项目不仅采取工程性措施如铺设管道、截流污水,还包括对流域内的小作坊、畜禽养殖等污染源展开整治。为此,市水利局完成了河道周边种植业的清理整治,规划部门拿出了《桂林市禁养区红线规划》并上报了市政府,畜牧水产部门编制的《桂林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由市政府下发,各县区政府正在开展市区养殖业污染源治理等相关工作。

  进行生态修复技术试验 改善支流水质

  6月中旬,沿着南溪山、桂林美术馆沿线的南溪河行走,能看到几个“安全帽”一样的泵体正在突突地激起一阵阵水波。这是水体除臭设备正在作业。据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原来河水散发的臭味已经明显减弱了,水体也清了不少。

  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提升排污治理和支流水质改善情况,对南溪河、灵剑溪的治理中,引进了生态修复技术试验。“南溪河采用微生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目前设备已经正常运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灵剑溪生态修复试点则采用活性炭+人工湿地方法,吸附和降解污染物,并用不影响防洪排涝功能的超纤维人工水草+微生物菌种投放法进行清淤。该工作人员表示,如上述试点项目试验效果良好,还将在其他流域全面推广。

  期待:长效治理 呵护城市生态的生命线

  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下一步还将实施对灵剑溪上游、南溪河上游、南湾河、樟木河等流域的治理工作,而三个永久性的泵站下半年也将开工。

  工作的逐步推进,不仅让漓江恢复生机活力,也让市民们切实享受到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但在采访中,一些关心漓江生态的市民表示,漓江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长效治理。

  的确,在走访中,记者仍能看到,漓江城市段以及多条支流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瓦窑河以及灵剑溪的水面上,时常漂浮着不少白色垃圾。沿线一些餐饮店偷偷将污水直排进河溪之中。政府一边治理的同时,仍有一些人继续在实施污染。

  而漓管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漓江治污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完成清淤、截污之后,还需对漓江干流、支流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特别是制止违法建筑的搭建和污水乱排放,制止各类小作坊和养殖场的私自排污等。

  “只有多方出动、共同治理,同时对漓江干流、支流进行长效管理,才能达到根本治污的目的,才能还市民一条清澈见底的美丽漓江,并且一直保持下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延伸阅读:

  漓江沿岸慢行步道改造有望国庆节完工 效果图公布(图)

  漓江市内段夜游试航 首批游客盛赞“美不胜收”(图)

  周家斌对漓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再部署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