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位市民被“呼死你”盯上 每人接到近万个骚扰电话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桂林新闻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核心提示:12日中午11点多,市内20多位市民接连中招一款名为“呼死你”的软件,对方不停地利用虚拟号码拨打机主电话,并发短信向其勒索100元取消业务的“辛苦费”。昨天上午11点,骚扰电话才终于消停下来。在将近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中招的市民平均每人接到近万个骚扰电话。
20多位市民被“呼死你”盯上
运营商表示无法拦截 律师称可报案索赔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蒋璇)12日中午11点多,市内20多位市民接连中招一款名为“呼死你”的软件,对方不停地利用虚拟号码拨打机主电话,并发短信向其勒索100元取消业务的“辛苦费”。昨天上午11点,骚扰电话才终于消停下来。在将近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中招的市民平均每人接到近万个骚扰电话。
记者分别致电三大运营商,但均被告知无法拦截。面对骚扰电话,安全卫士软件也毫无招架之力。律师表示,市民可向公安报案并可向运营商索赔。
市民收到的敲诈短信截图。
市民中招 5分钟内接到100多个电话
12日中午11点35分,市民李先生正在店内忙碌着,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一声,他拿起来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号码为13207426719)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呼叫。你好,有人请我呼叫你的电话三个月,若你想取消呼叫请加1号我微信mk66581或2号微信qw99335或加QQ2759044975发100元红包取消。”
一开始,李先生以为这只是一条垃圾短信,也就没当回事。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两分钟后,有一个显示为“未显示主叫号码”的电话打进来,来电响了几秒后就挂断,然后继续打进来又挂掉,就这样周而复始将近1个小时。12点20分,李先生又收到另1个陌生号码15674959063发来的短信,内容与之前那条一样。
“我还没来得及接电话,对方就挂掉了,就像发了疯一样。”李先生说,据他初步统计,短短5分钟的时间里,手机已经接到了100多个来电,由此推算,1个小时内可接到了1200多个来电。他上网进行查询,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呼死你”软件的骚扰。
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对方持续不断地呼入,他的手机已经处于瘫痪状态,根本无法正常接听其他的来电,只能够调至飞行状态,并通过其他社交软件将情况告知朋友和客户,而他的业务也大受影响。
记者得知,当天除李先生外,还有其他20多位市民都在同一时段接收到了“呼死你”的短信后被骚扰,与李先生的遭遇差不多。这些市民身上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从事销售的工作人员,并在各大社会网络平台,如58同城、赶集网、优信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
面对骚扰电话的“狂轰滥炸”,大多被骚扰的市民都选择不理会不汇款,并通过向运营商投诉,下载手机卫士和关机的方式进行应对,但是都毫无作用。
一位受到骚扰市民,在5分钟时间内接到105个电话。(截图均由市民提供)
记者亲历 运营商表示无法拦截
昨天上午,记者致电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将情况一一反馈给客服人员,试图让他们从根源上拦截对方的号码,但得到的答复均是“由于电话没有成功接听,系统无法搜寻到号码进行跟踪,所以没法进行拦截。”同时,客服人员建议客户下载“360手机卫士”进行拦截,并向警方报案。
随后,记者建议“中招”的市民梁先生用自己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下载了这个软件,可仍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我将360软件设置成我所有系统功能的白名单,程序不会自动关闭,但是用它来拦截骚扰电话后,每隔20多分钟就被对方攻破,自动关闭。”梁先生无奈地说,他只能不断重启防护软件。
另一方面,由于实在无法忍受骚扰电话,市民唐先生还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于12日傍晚6点添加了短信中的微信号。20分钟后,对方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
从唐先生提供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对方的微信名称是“,”,头像是一名年轻男子的自拍照。通过对方发来的语音信息,得知他是一名男子。经过一番沟通后,唐先生将100元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给了男子,但此时男子声称自己的微信红包已满,无法再接收新的红包,要求唐先生扫描他发送过来的二维码照片进行付款。唐先生隐约感觉到情况不对劲,便让对方先将他的红包退还回来,此后男子便再无回应。
13日早上8点36分,当记者正在向唐先生咨询最新情况时,对方领取了唐先生的红包,并将他拉黑……上午11点,中招的市民纷纷向记者反馈,他们的手机已经恢复了正常使用。
根据市民们提供的通话截图,记者初步估算,照“呼死你”的频率,在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中招的市民们平均每人约接到近万个电话。
律师说法 应报案并向运营商索赔
市内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黄里瑞告诉记者,对方使用网络软件恶意骚扰并以此索要钱财,这种行为的性质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由于市民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追寻到骚扰方,因而可向警方报案寻求帮助。
黄里瑞认为,对方并不是利用一个现实存在的手机号进行骚扰,而是通过软件侵入到运营商的系统里,生成虚拟的电话号码,这就涉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此外,黄里瑞认为,运营商与客户签订了服务合同,就要为客户提供安全的通讯环境,保证畅通的通信质量,而由于运营商的原因,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涉嫌违约。“受到骚扰的市民可以向运营商提起索赔。”
黄里瑞提醒市民,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隐私,最好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号过多地公布在社交平台上,这样会增添自身风险,若碰上对方索要钱财的要求,千万不要理会,因为这只是犯罪分子索取钱财的手段。而对于一些销售人员来说,最好采取工作号和私人号分开的方式,避免自己的日常生活因工作因素受牵连。
延伸阅读:
女士被一个诈骗电话骗走118万 民警5年坚持追缴追回
桂林一电商快被骚扰电话“逼疯” 怀疑是同行搞鬼
女士接到短信说航班取消 拨“客服电话”被骗走4000元
桂林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